1月12日上午,布心中学在行政会议室召开广东省“十三五”规划课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五心”德育课程体系开发研究——以深圳市布心中学为例》结题汇报会。会议邀请了深圳大学师范学院高天明教授、深圳城市学院课程与评价改革研究院宋承昊院长、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教研员、特级教师李楠老师3位专家到会指导点评。课题主持人晏清副校长及课题组成员代表参加会议,教科室主任黄海青主持活动。
会议伊始,晏清副校长感谢专家们从开题到结题对课题的指导,并简要介绍了课题申报背景和开展过程,表示此课题是基于张汉亮校长提出的“布道于心”办学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通过构建布心中学的“五心”德育课程体系,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载体,完善德育体系,最终实现提高学校育人质量的目标,课题凝练了布心中学的德育成果。
随后党办主任黄海燕从课题的研究背景、德育理论基础、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成果与成效及研究展望五个方面进行结题汇报。随着课程图谱和一张张照片的出现,以学校为主体,协同家庭、社区,在规则中行动、在实践中形成、在生活中成型,涵盖“孝、爱、智、志、美”五个维度的“五心”德育校本课程体系生动而立体地浮现在大家眼前。
专家们在听取汇报和审阅相关资料后,对课题给予高度的肯定与赞扬,认为课题呈现的亮点有:
1.在探索“立德树人”行动路径的实践中,采用了“课程化”建设的工作策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德育课程建设与供给系统,拓宽了德育主体与德育手段,切实做大了校园德育;
2.在提高德育实效性方面,通过“五心”目标体系的构建,精准建设德育工作落点,促进德育与学生生活、学生能力、素养的充分链接,取得可操作、可评估的实践效果;
3.在创新德育模式方面,强化了“学科育德”、“活动育德”的阵地、主体与行为建设,增强了教师群体与德育工作的全面关联度,丰富了学校德育阵地和学生的德育生活;
4.基于“五心”目标的课程化建设,是本课题的重要成果之一,“五心”理念,既是目标细化,也是课程架构,这对同行拓宽学校德育工作路径、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有很好的示范价值;
5.角色化、多元化的德育评价系统建设,是本课题的又一个重要成果,在多年积淀中形成了丰富的学生荣誉体系,既是“五心”育人效果的显性表达,也是学生成长效果的有效反馈;
同时,专家们也对课题后续的研究提出中肯的建议,如有必要进一步对目标、路径、策略进行深度整合,建议引入“立交桥”路径概念、两难德育情境、增加劳动教育话题,加强各方主体的融合以及个案研究力度,切实深化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
专家们高屋建瓴的指导更加深了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的认识,也为后续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晏清副校长再次感谢专家们所提出宝贵的意见,表示学校将会持续深化课题的研究,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努力办好社区满意的学校。
布心中学以“布道于心”为办学理念,通过“布爱于心”“布孝于心”“布智于心”“布智于心”“布美于心”五个维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为学生的幸福一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此课题既是对布心中学长期以来办学特色的总结,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落地生根于校园的途径的有益探索。未来布心中学会继续秉承初心,砥砺前行,为“双区”建设贡献自我力量。
布心中学通讯小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