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深圳市新冠肺炎疫情陡然严峻。3月13日,罗外实验迅速召开了线上“校园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14日凌晨1:30发出了招募防疫志愿者的命令。8:00,首批16位志愿者集结完毕。接下来的七天时间,罗外实验教职员工先后有98人次参加了抗疫志愿者行动。为深圳打赢这场防疫狙击战贡献了罗湖教育人的一份力量。在这无情疫情面前,罗实却有着最动人的风景——“一群人”带好头,“一盘棋”智统筹,“一身勇”赴防控,“一网情”抓教育。
“一群人”带好头。察觉到疫情严峻形势后,3月13日,罗外实验迅速召开以“校园疫情防控”为主题的线上工作部署会。会议中,张北常校长动员全体教职工马上行动起来,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勇气为疫情防控战做出罗实教育人的贡献;董向清副校长关注在家学生的健康安全,希望班主任通过班会课关心困步于家的学生的身心健康;李静副校长指出疫情越是严峻,课堂越要有质量,要用文化知识和体育锻炼来武装学生的精神和体魄;王玑芳主任反复强调疫情防控期间师生安全事项和校园安全举措,为师生健康筑起防护堡垒。会后,张北常校长不但做好科学统筹工作,还亲自上阵,董向清副校长率领一众志愿者教职工赶赴新秀社区防疫一线,校医毛娟带领另一路志愿者教职工下沉新兴社区,参与到大数据排查、流调的工作当中,快速形成了一个“行政班子带好头、专业人员领好队”的高规格抗疫志愿者团队。
“一盘棋”智统筹。罗外实验在防疫关键时刻全面统筹,形成了教职工志愿群、党员志愿群和线上教学老师机动群的三群一体的统筹安排路径,由办公室副主任谢哲纯整合信息、发布信息、安排人员、对接社区,显现出“人员足、集结快、到位齐”的团队行动优势,建起了强有力的战斗堡垒。同时,学校充分保证志愿者老师的休息时间,合理调配抗疫人员的工作时间,实行“早晚错开、固定与机动互补”等举措,绝不鼓励“身体不适上战场”,同时必定保证“志愿服务多快齐”。
“一身勇”赴防控。自3月12日至今,罗外实验涌现出一群又一群可爱的人,他们险中逆行,支援一线。
他们用行动践行使命。东门小分队志愿者老师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从头包到脚,呼吸粗重憋闷,露出的发丝还滴着汗,却无暇顾及。快退休的朱婧敏老师说:“回到家一坐下,就不想动了。”第二天东门小分队志愿者们依旧按时到齐,丝毫不见昨日工作的疲倦,又全身心投入到了新一天的扫楼工作中。
他们用担当彰显本色。自3月12日至今,罗外实验抗疫志愿者多达98人次。每日志愿者基本分为三拨:第一队负责支援东门街道扫楼、监督卡口,由董向清副校长带领,校医毛娟医生单独在外带领其他学校队伍展开志愿工作;第二队负责支援黄贝街道大数据排查、流调,少部分扫楼;第三队志愿者不方便离开小区,就近下沉到居住的社区,比如彭俊芳老师就近下沉到高发社区,陈宇韵老师下沉到海裕社区,陈洪英老师、郑健老师下沉到绿景社区,卓素格老师在龙岗参加志愿服务,连退休老教师张莘芹老师也加入志愿者队伍,为抗疫“站岗”。
他们用关爱诠释无私。董向清副校长看见路口有未佩戴好口罩的居民,主动上前关心询问,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口罩递给居民们,并叮嘱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保护好自己。在新秀社区服务的詹小杰老师说,他们扫的那栋楼人员很密集,但是每家每户都特别配合。想必是志愿者老师们的倾情付出得到了温暖的回应啊,这就是所谓的“此心知彼心,彼心慰此心”吧!
“一网情”抓教育。班主任们通过线上主题班会课,给孩子们分析当下疫情防控形势,教予孩子们应对疫情的方法和调适心情的途径,分享自己或是本校志愿者老师在一线抗疫的所见所闻,为孩子们讲好前线抗疫故事,传播好抗疫战疫的正能量。另外,班主任们还通过两次线上家长会,与家长进行倾情沟通,号召每个家庭在这个困难时期,稳住心、守好家。罗外实验最不缺的就是实干与担当。3月18日,初二(13)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陈丹上午一上完语文课,就投身到东门街道上门扫楼,一做就做到了晚上9点,志愿者服务工作结束后,当晚又立刻赶回学校召开防疫防控的线上家长会,叮嘱孩子们家长们要做好防护照顾好自己,分享自己抗疫的感受,直到10点多线上家长会才结束。事后,陈丹老师在朋友圈写下“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感慨,这是陈丹老师的肺腑之言,这亦是每一个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罗实人的最美的注脚。
罗外实验抗疫人把一场生命抢夺战,上成了一次生命礼赞课,凭战疫必胜的信念、用毫不犹豫的奔赴,身体力行地教会孩子们什么是读书之用,那就是学好知识,练就本领,勇于担当,为国为民。(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