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集团化办学工作落实落地,探索未来教育集团发展新路径,6月2日上午,深圳市罗湖未来教育集团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罗湖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冯健,罗湖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殷刚,罗湖区教育局副局长潘明琴,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小波,罗湖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副科长曾琳琳到会指导,罗湖未来教育集团各校校级干部出席。会议由罗湖未来教育集团总校长,罗湖未来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熊荣主持。
凝聚共识,共话愿景
熊荣首先介绍了集团建设与发展计划。罗湖未来教育集团将从传承、完善、挖掘、创新等角度去发挥各校的特色和优势,探寻基于核心价值的办学共识,优势互补、组团壮大,通过资源共享、项目共推、文化共创“三个共同”主要举措,促进集团每一所学校的整体全面最优发展,探索形成集团化办学实践的深圳品牌、湾区名片,打造具有未来教育特色的集团化发展先行示范样本,为罗湖教育高质量发展先锋城区建设贡献新作为。同时还提出了集团工作例会制度、集团联合教研方案、集团项目共建清单、“双师课堂”等内容与各校一起商定。
特色分享,开放交流
集团各校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办学特色以及对集团化办学的展望。随后,与会人员纷纷围绕如何发挥集团办学优势,如何有效实行项目负责制、如何创造性开展工作等建言献策。集团各校都表示,会以集团共同愿景为指引,积极沟通合作,给集团开放共享自己的特色资源与优质力量,对集团的未来充满期待。
专业引领,支持期待
曾琳琳表示,基础教育科将大力支持提供“四个服务”。一是做好集团办学经费保障;二是指导集团建章立制;三是与人事科密切联动做好集团架构人员保障;三是推进集团重点项目和集团化办学成果评价。
陈小波指出,集团化办学项目推进的落脚点应该在促进教育教学,促进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上。罗湖未来教育集团可以从基于个性化成长的大数据的学生综合评价,名师培育+骨干教师提升+新教师培训的队伍发展,社团的集团构建,幼小衔接、初小衔接等方面挖掘出属于自己的集团特色,这样的成果十分有价值,罗湖区教科院将给予相关支持。
潘明琴强调,罗湖未来教育集团肩负着探索未来的新使命,也是我区率先开展未来教育创新,打造未来教育高地的重要抓手和平台。作为新成立的教育集团,希望能注重加强五个方面的互助共建:第一,牵头校统筹顶层设计,健全组织机构,建立科学机制,增强联盟紧密性;第二,打造具有代表性的集团特色课程;第三,推动师资资源共享;第四,推动集团成员校之间的评价,检验集团化办学实际成效,全面提升集团化办学水平;第五,实现学生活动项目共享。
殷刚以“互相赋能、相互促进”“面向未来、特色鲜明”“打造平台、共商共研”“资源共享、拓展空间”这些蕴含温度和高度的词汇总结提出了教育集团未来发展的方向规划和实践路径。集团校之间要互相赞同,通过“比学赶帮超”不断提升;要依托集团平台,加强教育资源融合共建;要创新工作内容、形式和机制,为集团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要立足探索未来教育的初心使命,培养面向未来的学生创新素养。
冯健充分肯定了罗湖未来教育集团的规划设计以及项目共建清单的运行模式。她认为,联盟式集团就是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一个共同的愿景,实现资源共享,美美与共,各美其美,抱团发展。在治理体系上,树立现代学校管理理念,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弘扬先锋精神,奋斗文化,建立专业化、规范化的章程制度,践行“环境育人、空间育人”。在课程创新上,构建课程图谱和课程体系,实施联合教研,建立一批集团内的实践基地。在育人机制上,进一步细化课后服务、心理健康、家校社协同等工作计划,全方位帮助学生他们习得适应未来挑战的能力和素养。在教师发展方面,建立教师梯级培养机制和未来教师评价方案。在未来教育探索方面,要充分依托罗湖未来教育研究院,把它和集团化办学结合紧密在一起,开展未来的教学、未来的育人、未来的教师、未来的场景,未来的信息化等的前瞻性研究和试点。
新机遇赋予新使命。这是极具意义的第一次集团工作会议,也是集团校之间一次紧密连接的起点,罗湖未来教育集团将围绕办学发展愿景和办学目标设想,力争作出成效、作出特色,提升未来教育集团办学品质。汇智新时代、携手创未来!
(文:曾颖欣,图:刘冠希、陈镇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