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霏霏润万物,春阳融融暖千家。2022年2月28日上午,罗湖教科院附属学校如期举行了线上升旗礼,党支部书记、校长李隼博士为师生带来思政第一课。
线上升旗礼,爱国情依旧
一大早,附校学子们整理好校服,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肃立于屏幕前,他们目光追随着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将国旗护送至升旗台。“敬礼!”附校师生们望着国旗、立正敬礼,高唱国歌。不一样的升旗仪式,一样的爱国之情,隔绝的是疫情,凝聚的是真情。期待着战“疫”胜利后,在清水河畔的美丽校园,我们能一同相聚在升旗台前,升起那鲜艳的五星红旗!
百年奋斗史,而今谱新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党支部书记、校长李隼博士带头落实党员教师讲授思政课常态化机制,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激励引导师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他以扎实深邃的理论带领学生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课上围绕总书记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决议》内容,引导师生深入领悟党的六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党的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和重大成就。李隼书记号召青少年们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作为新百年征程的主力军、生力军,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同心向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坚持智仁勇,携手向未来
当今世界,发展和变革风起云涌。站在历史前进的十字路口,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和的挑战和机遇。一曲《一起向未来》倡导追求团结、和平、进步、包容的共同目标,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精神的中国宣扬,呼吁世界携手走向美好未来。
李隼书记问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将以什么姿态,一起走向未来呢?”他的回答与建议是:理想目标、科学明智、仁爱精神、勇敢坚持。科学明智、仁爱精神与勇敢坚持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智仁勇”可贵品质在现代背景下的体现,而要做到智仁勇,首先需要确定理想目标。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中国自古以来就不乏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的时代先锋。“鲁迅、雷锋、于敏、袁隆平、钟南山……”同学们在讨论区写出自己心中的先锋榜样。李隼书记向大家讲述,附校师生身在的罗湖是“特区长子”,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先锋精神和奋斗文化是罗湖的光荣传统和基因传承。先锋们把学习成长同党和国家的事业紧紧联系起来、同社会和人民的需要密切结合起来,明确目标,不懈奋斗,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奋斗是青春的底色,无奋斗,不幸福!”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唯有以求真求知的心上下求索,习得文明良好的科学素养,养成客观全面的理性思维,更应胸怀天下、敢为人先、追求真理、团结协作,形成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我们才能面对世界的诸多挑战与未来的不确定性。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积累丰富的知识,我们更应保持善良之心,体谅、关怀他人。关爱在给他人带去温暖的同时,也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彰显;个人的点滴关爱,更能汇聚成爱的海洋,让社会充满正能量。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真正的勇敢是恐惧与信心方面的适度。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竹子拔节,埋根百平;金蝉蜕变,蛰伏数年;小将全红婵更是一日400跳的苦练,最终方可在奥运赛场一举夺冠。成功是耐得住寂寞,是坚持不懈的奋斗,是一往无前的信念。
幸福的人生需要精神的支撑,需要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挑战,新的学期,让我们坚持智仁勇的精神,努力携手向未来!